中新网福州9月14日电 (郑江洛)14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以来福建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以及福建省破产管理人协会成立的相关情况。
福建省高院副院长苏建平介绍,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审结各类破产及强制清算案件8430件,其中,清算案件6754件,重整案件247件,和解案件72件。高效审结一批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破产重整案,安溪铁观音、实达集团破产重整案分别入选全国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和全省十大法治事件。
在优化破产效率方面。“近五年,破产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至208天,同比下降729天。”苏建平指出,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对无产可破类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处理,审理周期在90天以内的案件占47.76%,有效促进“僵尸企业”快速出清。
为进一步提升福建破产管理水平,福建省破产管理人协会已于7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8月28日正式登记为社会团体法人。据介绍,福建省破产管理人协会是由福建省九地市的破产管理人协会共同发起设立,由入选福建高院及各地市法院破产管理人名册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及专业从事破产业务的自然人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苏建平表示,福建省破产管理人协会的成立,是福建破产审判和破产事业发展的重要法治成果,标志着福建省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业务迈上新台阶,进一步走向职业化、标准化、法治化。协会将成为全省破产业务重要交流平台,为管理人与法院、破产企业、政府部门之间架设起沟通桥梁,对于提升福建省破产管理人队伍职业素养、促进破产管理行业规范发展、推动法院公正高效审理破产案件、更好服务福建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刘欢】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国际投资银行高盛14日披露,其研究部股票策略团队近日发表的研究报告预测,受五方面因素推动,中国股市有望在今年底前出现上行的交易机会,逐步趋向此前预测的MSCI(明晟公司)中国指数点位,这意味着潜在回报率将达10%。
具体看,一是宽松政策提速。高盛认为,与此前相对局部的宽松政策不同,近期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合紧密的组合政策。虽然推出“重磅刺激”的概率不大,但现已公布的政策组合应有助于增长企稳,降低系统性风险。
二是周期性改善。高盛指出,中国八月数据已表现出增长企稳迹象。库存周期变化、政策刺激的滞后效应以及全球制造业周期触底反弹,是高盛经济学家对2023年下半年的增长预测高于市场预期的多个关键因素。
三是市场技术面向好。高盛表示,在2008年、2014年、2020年三轮由房地产主导的宽松时期,(股票)市场回升了10%至20%。此外,季节性因素似乎也有利于股市表现,过去十年第四季度平均回报率为4%,而一至三季度平均回报率仅为负1%。
四是低估值。高盛称,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目前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0倍和11倍,较五年均值分别低18%和11%,与发达市场和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相比,分别低40%和30%,均处于历史区间低位。
五是低仓位。高盛提出,海外对冲基金和公募基金持仓均处于低位,北向资金近期流出规模达到自2014年陆港通成立以来最大水平。
综合来看,由于风险回报比例向好,高盛上述的研究报告对中国股票维持超配,但如需突破波动区间并重新吸引海外长线资金,可能需要包括有效的政策措施以解决增长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并重振信心,房地产市场达到新稳态,更可预测的地缘政治环境等条件。(完) 【编辑:叶攀】